一、睾丸疼痛5大原因
1、睾丸炎
睾丸肿胀、疼痛,发热,有时伴寒颤。患上睾丸炎的患者须尽早治疗,以免“蛋疼”。
2、睾丸发育不全
胚胎时期由于血液供应障碍或于睾丸下降时发生精索扭转,可引起本病。隐睾、性幼稚型及有垂体功能减退时也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单侧睾丸发育不全者因对侧睾丸代偿性增生可不必治疗,而隐睾的病人则应及早手术治疗。
3、睾丸增生
睾丸增生是指睾丸较正常大,而其硬度及局部解剖关系均正常,常见于一侧睾丸缺如或发育不全时,对侧睾丸代偿性增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4、异位睾丸
睾丸从腹股沟管下降时,可能并未降入阴囊内的正常位置,而引引起异位睾丸。异位睾丸很少见,它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一般与隐睾相同。如诊断明确,则一般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因为雄激素治疗一般无效。青春期以前尽早作睾丸固定术,通常均可使睾丸功能恢复正常。
5、隐睾病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子官内发育的后期,睾丸即降入阴囊内。然而,大约有3%的足月产男婴和30%的早产男婴发生隐睾睾丸未降。这些婴儿中的大多数,在出生后数月内睾丸即可降入阴囊,但约有0.8%的男婴在出生后一年睾丸仍未降入阴囊,因此形成隐睾。
二、睾丸痛的日常保健5个方法
1、注重平时的保养
男性朋友们在平时要注意对睾丸的保养。可在洗澡时或睡前双手按摩睾丸,拇指轻捏睾丸顺时、逆时各按摩十分钟,长期坚持必有益处。如在按摩时发现有异疼痛感,可能为睾丸炎或附睾炎,请及时到医院检查。
2、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增加维生素C等成分摄入,以提高身体抗炎能力。少吃猪蹄、鱼汤、羊肉等所谓的“发物”,以免因此而引起发炎部位分泌物增加,睾丸炎进一步浸润扩散和加重症状。
3、预防各种生殖感染的疾病
睾丸炎通常继发于附睾炎,而附睾炎又往往是继发于
前列腺炎、
尿道炎、精囊炎等生殖感染疾病,所以预防睾丸炎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预防各种生殖感染疾病。
4、认真用药
按睾丸炎类型,遵医嘱认真用药。细菌性睾丸炎需采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性睾丸炎,采用板蓝根、蒲公英、银花和连翘等中药效果较好。
5、自我处理
万一因睾丸炎引起高热,应采用物理降温处理,头部冷水毛巾湿敷,或用酒精、冰水作四肢擦浴。
三、睾丸疼痛怎么治
1、西药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及抬高阴囊、做提肛等适当加强体育运动。
2、抗菌素对病毒性睾丸炎无效,需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口服氟呱酸,每次0.2g,每日3次;或泰利必妥,每次0.2g,每日2次,连用5—7日。静滴青霉素640万u/日,分早晚2次点滴,连用3~5日。青霉素过敏者可用乳酸环沙星注射液静滴,成人每次200mg,每12小时1次,疗程35日。也可肌注庆大霉素,每次8万u,每日2次,疗程3—5日。
2、中药治疗
1、湿热下注:发热恶寒,睾丸肿胀疼痛,质地硬,小便赤涩,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消痈。
方药: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包煎、泽泻、当归、生地各10克,柴胡6克,。甘草12克,龙胆草15克,金银花、川楝于各20克。
2、气滞血淤:睾丸逐渐肿大,扪之坚硬,疼痛轻微,舌暗边有淤斑、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行气活血,散结。
方药:橘核、木香、枳实、厚朴、川楝于、桃仁、延胡索各10克,昆布、海藻各15克,木通6克,生地、元参、菊花、蒲公英各15克,鹿含草30克。
3、淤血阻滞:睾丸外伤肿胀疼痛,或红肿灼热,舌质青边有淤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淤,止痛。
方药:柴胡、当归、桃仁、穿山甲各10克,红花、大黄各8克,天花粉15克,蒲公英、金银花各20克。
四、男人睾丸炎的危害
1、精损肾亏早衰:
附睾炎若久治不愈易造成精损肾亏,元气耗损,肢体畏寒,腰酸背疼,提早衰老。
2、丧失生育能力:
附睾炎还可导致死精、无精、丧失生育能力、并且将炎性病菌传染给配偶,造成妇科疾病,给妻子带来巨大伤害。
3、诱发危险疾病:
附睾炎易诱发各种严重疾病:如
精索静脉曲张、静索炎、
前列腺炎、内分泌疾病、肾炎等肾脏疾病、泌尿感染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男人生命。
4、可致性功能丧失:
附睾长期受炎症刺激会变硬,在性生活达到射精高潮时,附睾及输精管排精收缩,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在同房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5、影响性生活质量:
附睾炎者对性功能几乎无影响。但由于附睾长期受炎症刺激会变硬,在*达到射精高潮时,附睾及输精管排精收缩,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在同房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温馨:更多有关的其他资讯,可以医生,直接与医生联系,医院医生将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给予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提供治疗方案,并为您的病情保密,咨询热线07536129888。
梅州欧亚男科医院 梅州男科医院 梅州男科专科医院...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支持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