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养生原则有哪些?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清海医生介绍,此时处于春夏之交,气候特点由温开始变热,尤其在南方会开始进入雨季,天气热加上雨潮湿,很可能就会造成湿热累积,所以立夏之后一定要注意清火,另一个是要注意祛湿。[详细]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详细]
内经讲“春夏养阳”。夏季要以保护人体阳气为重,因暑热常挟湿气,又因暑热而过于贪凉。所以保护阳气需做到三防:即防暑热、防湿气,防过凉。[详细]
雨水节气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详细]
运动养生: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详细]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