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不可小看的小精灵
俗语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将这句俗语移植到精子身上也未尝不可。从表面看,来源于男性睾丸的精子娇小稚弱(其平均长度不过50~60微米,头部只有尾巴长度的1/10,活像一只头大尾细的小蝌蚪),但十分顽强、活泼、好动,拥有相当大的能量。它的头呈卵圆形,人类的遗传因子就藏在头部的细胞核内。此外,头部还贮存着供精子运动的能量以及溶解其他组织的酶,为其前进开辟道路。其中有一种酶特别厉害,能够穿透包围着卵子的坚硬、反光而透明的壳,让精子进入卵细胞并与之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这就是新生命的开始。 至于精子的细长尾巴,则是精子前进的动力来源,如同蝌蚪的尾巴,以快速的摆动促使精子游动。一般说来,精子要经过艰难曲折的道路才能寻找到理想的卵子,并与之结合。故在这个寻卵过程中要大量“损兵折将”,数千万精子中只有一个最强壮、最勇敢的精子最终如愿以偿。为此,男性睾丸组织要产生大量的精子作为后备军,此乃成熟男子生育的前提,也是医生要检查不育男子精液质量的奥妙所在。 那么,正常精液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面的数据—— 精液量:每次2~6毫升。超过8毫升称为精液量过多症,不足1.5毫升者则为精液量过少症。 精液酸碱度:7.2~8.6,平均7.8。 精液液化情况:30分钟完全液化。超过1小时不液化者称为精液液化不良症。 精液中精子数量:每毫升6000万~2亿。每毫升不足2000万者称为少精症。 精子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定量,第一小时不少于60%,第二小时不少于50%。 精子存活率:死精子不超过50%。 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不少于70%。 如果你的精液化验结果与上述数值比较出现明显差距,则应疑患有不育症。当然,不能仅凭某一项指标就下结论,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在2~3周内复查,方可确诊。 季节影响精子的质与量 精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数量与质量往往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这是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结论。 据纽约罗切斯特大学格雷斯·塞恩托拉与雪莉·埃伯莉博士观察,从数量上看,春季精子数量最大,堪称为精子的旺季。他们以每3个月为间隔时间提取了72名大学生的精液样本,并检查了这些样本的精子数量,其中春季所获得样本的平均浓度是每毫升大约含8730多万个精子——这一数字是其他季节所测得数字的几倍。 他们认为,总的规律是:精子数量以春季独占鳌头,其次是冬季;精子的活动能力则以秋季最强,冬季为次。懂得这些知识,对于优生优育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科学家揭开受精之谜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还发现,精子是有“香味”的,精子正是凭借这种香味来吸引女性的卵子并与之结合。 另外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发现是,精子“漂亮”与否也与受孕有关。美国研究人员观察到,男子每毫升精液含4800万个以上、63%会游动、12%形状正常的精子,生育大多没问题;而男子的精子数不到1350万个、会动的不超过32%、模样“漂亮”的不到9%者的,不育概率则很大。 那么,为什么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会产生新生命呢?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已经获得初步结论:精子头部的一氧化氮气体是导致受精卵分化发育的主导因素。学者们详细描述了这个过程:在受精过程开始的前几秒内,精子头部存在的一种叫做一氧化氮酶的蛋白质被激活,导致精子细胞大量产生一氧化氮气体,这些气体都集中在精子的头部。一旦精子到达卵细胞,一氧化氮气体便从精子头部喷射出来,大量的一氧化氮气体促使卵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提高,高浓度的钙离子反过来又激活一氧化氮酶,于是一氧化氮气体又大量喷出,如此相互促进,致使钙离子不断积累,最终引起受精卵的分化与分裂,原始的小生命就这样应运而生。 目前科学家将其运用到临床研究中,很可能为某些男性不育症开辟新的治疗方法。 如何让你的精子更强壮 说到这里不难明白,精子的数量与质量在人类生育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假如你是一个渴望当父亲的男子,那么如何让你的精子更加强壮当是应先考虑的问题。办法之一就是加强营养,为精子提供充足的能源。 在种种营养成分中,B族维生素与矿物元素锌的地位举足轻重。最新研究显示,补足B族维生素与锌,受试者产生的健康精子数量上升了74%。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营养物质对脱氧核糖核酸(DNA)以及核糖核酸(RNA)的合成产生了有益作用。 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尤以动物内脏(肝、心、肾)、奶类、肉类、豆类以及粗粮等较多。至于锌元素,则以动物性食品含量为主,如家禽等;植物性食物以豆类、坚果类较多。(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详细]
2008-02-25 13:11:2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