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这类精神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等。专家介绍,大多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缓解。但慢性患者预后通常不佳。少数患者若病程很长,或经常反复发作,则治疗比较困难。具有明显癔症性格特征的患者治疗也较困难,且易复发。极个别表现为瘫痪或内脏功能障碍的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病程迁延,可能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详细]
由于癔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暗示和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场合还可导致集体发病。所以,必须对癔症进行防治。[详细]
核桃香蜜膏:核桃仁120克,黑芝麻120克,八角茴香、小茴香各12克焙干,共研末,放于锅中,加入麻油、冰糖、蜂蜜、鲜牛奶各120克,用小火慢熬两小时,使之成膏。[详细]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下面就介绍一下治疗癔症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详细]
心理学家指出,癔症患者性格上普遍有三大特征:情感代替理智,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和好幻想。[详细]
据报道,一位72岁农村老太,近来跟踪自己丈夫、怀疑丈夫出轨弟媳,被丈夫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是“癔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