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详细]
“现在国内的早期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谢宏在“婴幼儿成长与早期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重智能轻体能,忽视人际交往、人格培养”等问题都是国内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详细]
[详细]
2017年6月17日,第二届岭南中医经典论坛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详细]
尽管狡猾的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然而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其引发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就揭开了这一谜题,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疾病的新型靶向性疗法。[详细]
《伤寒杂病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当时世界是医学水平最高的医学专著。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的《医典》,比它要晚70O多年。该书的作者张仲景,名机,是汉代的名医,南阳郡人,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