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乱发言”,害她吃相差
吴女士满面春风地走进候诊室,在裁剪考究的衣服映衬下,显得神采奕奕。她一进来就和医护人员亲切地寒暄,好像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然而,一年多前她刚出现在医生面前时,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医生还记得,那天吴女士很安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位文弱、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士。候诊时,她面带忧虑之色,漫不经心地翻阅一本女性杂志。就诊时介绍病情,她谈吐温和,述说病史时思路清晰,但神情中掩饰不住对疾病的担忧与紧张:“大概是七八年前吧,好像没有明确原因,就出现张口时耳前区有响声,伴有下巴震动和不适。曾向一些医生咨询过,都说没有问题。因为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又不疼,我也就没有再管。“大约从两三年前开始,响声越来越大,吃饭时常引来同桌的注目,以为我在咬骨头而发出响声。自己会感觉下巴活动不太灵活,偶尔会在张口或闭口过程中发生‘卡住’的现象,要活动下巴一会后才能继续张闭口。曾吃过中药也做过理疗,未见明显效果。“半年前的一天,早晨刷牙时发现嘴张不大,并且有点歪,左边关节疼痛,吃饭时更痛,下巴左右或前后活动都会痛。这一次,吃药、理疗、打封闭都不行了,又不知道应该去哪里看,就一直这么拖着。 “现在嘴稍微能张大一些了,但咀嚼食物时耳前区还会疼痛,且伴有小响声。刚开始只是左侧痛,现在右侧有时也会不舒服,像甘蔗那样稍微硬点的东西根本不能吃,整天觉得没精神。前几天下边这颗牙疼,去看医生时才知道,原来这个病是可以看颞下颌关节专科门诊的。”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吴女士有单侧咀嚼习惯,便问道:“你为何要用一侧牙吃东西?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十来年了吧?以前右侧长智慧牙,总是发炎,只能用左侧牙吃饭,时间一长就习惯用左侧吃了,右侧牙吃饭不香,好像食物总嚼不烂。”吴女士的病史描述清晰、详尽,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结构紊乱型)的发病过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常见病。大部分人是由后天形成的功能和形态异常所致,即由一些长期存在的牙齿咬合问题或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如磨牙症、偏侧咀嚼、关节创伤、缺牙、牙齿重度磨耗、牙齿咬合障碍及精神心理因素等,这些均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易感因素,容易引起肌肉和关节的症状,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表现为三大症状:关节区的疼痛;张闭口时关节有弹响声;张口受限(张口疼痛或张不开口)。该病一般有较长的病程,起初只有单侧或双侧关节弹响,多数人不予以重视,久之,可发生“一过性关节绞锁”,即在张口或闭口过程中发生被迫的短暂停顿,于弹响后恢复。一过性关节绞锁的频繁发作可导致关节的完全绞锁,即吴女士目前的症状。又因颞下颌关节是左右联动关节,故一侧关节的功能障碍可导致另一侧的异常。弹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所谓的关节弹响,是指随着张闭口活动出现在耳前的各种声音,有的像清脆的弹指音,有的如揉玻璃纸的声音,也有类似磨擦音、捻发音的。一般只有自己听到,也有的大声弹响别人也能听到。如果单纯发生张闭口过程中的小声弹响音而无其他不适,经专科医生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可暂不予以治疗,若弹响伴有一过性关节绞锁(即发生绞锁时,下巴左右摆动后还能继续开合),则要及时请专科医生诊治,以防病情发展到不可逆的程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应首选保守治疗,如果在病程早期能接受专科医师的正规治疗,则可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保守治疗的最核心方法就是牙垫治疗。牙垫是垫在上下牙之间的一种咬合调节装置,可以间接地调节并稳定下颌骨的位置,改善颞下颌关节的“工作环境”。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类型分别有不同的设计。一般病人戴用牙垫的时间为三个月左右,像吴女士这种情况已经属于慢性期,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吴女士的症状已基本消失,仅在打呵欠时患侧关节尚有拉紧的感觉,医生停止了对她的牙垫治疗,嘱其注意维护关节健康,如不要嗑瓜子,苹果要切开来吃,尽量不要紧咬牙关等。今天,吴女士特地回来,告诉医生她已经完全康复了,每天都觉得充实愉快。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详细]
2008-02-25 13:11:2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