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 DNA 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和 / 或维生素 B12 缺乏引起,约占大细胞性贫血约占 95 %。 [详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生活中相对少见的贫血症病例,其发病率略低于缺铁性贫血。其发病原因与缺铁性贫血类似,同属于营养性贫血症,但不同的是,缺铁性贫血患者主要缺少金属元素铁,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主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那么巨幼红细胞贫血是什么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又有什么症状呢?今天我们邀请到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主治医师王磊来为我们作专业解答。[详细]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一般是因为体内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缺乏所引起的,患者体内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可出现胃肠道黏膜萎缩以及功能紊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以及手脚对称性发麻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详细]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一般比较少,除非是早产儿。一般在出生6个月后,检查血里的B12、叶酸。轻度贫血,主要食补;中重度贫血,需口服维生素B12、叶酸。5个月开始,需要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详细]
一些父母疼爱孩子,每天给孩子的饮食中充斥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比如牛奶、酸奶、奶油蛋糕,但孩子还是患上缺铁性贫血了。实际上,牛奶中铁的含量非常少,一般而言,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幼儿每天需要的铁含量为12毫克。[详细]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多为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因此主要治疗应针对这两种原因。摄入不足多因平时有偏食,挑食及不正确的烹调习惯,吸收障碍可由于肠功能紊乱腹泻小肠切除术等疾病所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