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称嗳气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但是有的人是一直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因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那么,应该如何辨证施治嗳气呢?嗳气的治疗,当分辨寒热虚实而施治。实热者治当凉泻。虚寒者治当温补。但皆当调和脾胃,降逆为治。[详细]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呃逆之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呃逆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宋以前称哕。呃逆是以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那么呃逆如何治疗呢?[详细]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 食欲不振 ,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详细]
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7天。[详细]
相火亢盛多由欲念不遂或屡犯手淫,阴精不能制约相火,加之欲念过旺,引动心火,以至二火相交,相火亢盛,性欲过激,精关受扰,固摄失职而致早泄。[详细]
现在很多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候,总会喜欢说上一句“肝郁啊”。但是否真正明白什么是肝郁呢?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肝郁的一种:肝郁气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