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饮食要多样化,增加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口服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口服。严重畸形者可在4岁以后进行矫形手术。最后一个为预防用量。[详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病三种类型之一,另外两型分别为:发生于成年人的软骨病(或称骨软化症)和小儿时期常见的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均属于(营养)代谢病范畴。本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详细]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congenitalhyPothyroidism),或称先天性克汀病 (cretinism)或呆小病。生后2-3个月开始出现甲状腺功能不足现象,并随月龄增大症状日趋明显,如生长发育迟缓,体格明显矮小,出牙迟,前囟大而闭合晚,腹胀等。与佝偻病相似,但患儿智能低下,有特殊面容,血清TSH等测定可资鉴别。[详细]
[详细]
佝偻病的多发生在2-3岁儿童身上,初期发病在3个月左右的宝宝身上较为多见,在发生佝偻病后,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早期表现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孩子常摇头摩擦枕头而致头枕部秃发。在枕骨、顶骨中央处的骨骼,出现类似乒乓球样的弹性感觉,称为颅骨软化。[详细]
血生化检查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25-(OH)D3(正常10~80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g/L)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就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血浆中碱性磷酸酶升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