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面前,任何国家都是脆弱的。有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惨痛教训,美国近年来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已采取更为谨慎的预防措施。效果也非常明显,这次sandy飓风迄今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低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1800多人。本文为生活在美国的一名华人麻醉师亲笔记录的面对飓风,政府及民众所付出的努力。[详细]
美国时间11月2日,更多的地铁路线开放,为了更好的好疏通人流,公交局决定这两天不收地铁费。田穗荣医生及朋友为了体验曼哈顿灾后恢复的实情,挤上了地铁、公交,详细记录了这个城市每天的新变化。 [详细]
美东地区的大雪(3-10寸降雪量)给珊迪灾后的救援工作雪上加霜。某些地区刚刚恢复供电,一场大雪后又断电了。飓风以后,医生助理Nicole第一天上班,她住在强制性疏散的低洼区,灾后她的家里一片狼藉。[详细]
在应对Sandy飓风的措施中,当地卫生局对几家医院都发出了对病人进行疏散的命令,田穗荣医生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个人来讲,我认为卫生局的决定没有什么错误。风暴前转移病人劳民伤财而且并非没有风险,把重症病人搬来搬去非常危险,被迫转移的话我们只能衡量利弊,在医院一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来转移重症病人需要很强大的理由。” [详细]
飓风过后,美国进入灾后恢复期,部分城市的电力仍然没有恢复,部分地铁也仍处于关闭状态,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却要进入正轨,路上排队等公交的民众排成了长队,政府为部分地区派发了食物和水,电力工人正在抢修电力设施……。这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医生亲历了飓风对美国城市带来的灾难后,以医生特有的敏锐观察力为网友记录的受灾城市正在恢复的点点滴滴。[详细]
今天是总统大选的日子,由于珊迪,原先定下的投票地点(一般是在学校)可能因风暴的破坏而无法使用,只好搭起帐篷作为投票中心。今天天气很冷,人们仍然冒着寒风来到冰冷的投票站选择国家的领导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