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5月中旬,广州白云区某幼儿园陆续有4个小朋友手心、足心、四肢出现皮疹,被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其中一例为回顾性调查病例。自22日以后该幼儿园没发现新发病例,目前所有患儿都已痊愈。(来源:大洋网) 大多数人也许并不太熟悉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但这一病名却形象地表明了该病发病部位的特殊性。 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常为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此类小患者以2~4岁的幼儿居多,也偶见成人病例。前驱症状可能不太明显,或仅有低热、咳嗽、头痛、食欲不振等表现。几乎是与此同时或1~2天后,于手掌、指屈面、足趾、跖、臀部出现一些小的红色斑丘疹,其中一部分很快演变为直径约1~3毫米的小而清晰的水疱,呈卵圆形,周围绕以红晕,壁较厚,不太容易破溃,疱内容物逐渐由清变浊,最终变成奶黄色。皮疹数目不等,从数个至上百个,皮疹间互不融合,除少数病例有瘙痒并搔抓外,大部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颊黏膜、硬软腭、舌尖及侧缘、齿龈出现散在的白色小水疱,疱破糜烂或呈浅溃疡,后者常伴疼痛、流涎等不适感并因此影响进食。由于年幼不善表达,由疼痛引起的拒食可能是家长最早能察觉到的特征。 5~9月,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食品、餐具、玩具和饮用水经消化道感染,特别是幼儿这一没有抵抗力的敏感群体。也可经呼吸道即口鼻飞沫传播,或幼儿间嬉戏玩耍时经接触含病毒的疱液而传播。发病季节大多在5~9月份,是夏季幼儿常见的传染病。 也许有些读者或家长会问,说了这么多不就是皮肤疹子和口腔溃疡吗?读者或家长好像认为无足轻重似的,其实不然。因皮肤和口腔的表现只是全身感染表现的一部分,病毒的侵犯是全身性的。手足口病若处理不当也会致死,发生这些致死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是,病毒侵犯了重要的内脏器官如心、脑、肾等。 由于手足口病无特效根治药物,所以预防很重要。对于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疫苗可供预防,预防的重点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因此,搞好食品卫生,避免食品、饮用水污染,认真做好餐具消毒,强调食前便后洗手,教育幼儿改掉吮手或含玩具的习惯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周围环境例如幼儿园,若有手足口病患儿,家里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衣服、被褥暴晒6小时。也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或抗病毒冲剂等。 [详细]
2007-05-30 00:00:1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