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疹
近来搜索网上的信息,发现有一个概念大家很容易混淆,搜索“梅花疹”,就会出现不少关于二期梅毒的问题,在医学上来说,这种情况其实是称为“玫瑰疹”。 第二期梅毒疹最早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8周(4~12周发生)。从早发第二期梅毒疹发生之日起到感染后四年内称为第二期梅毒。第二期梅毒常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炎、恶心呕吐等。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偶可累和眼及骨骼,虽可侵犯内脏,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二期梅毒最常见及较早发生的皮肤损害是梅毒性玫瑰疹。因皮疹颜色像玫瑰,故名玫瑰疹。大小为1厘米左右的椭圆形斑疹,分布广泛对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屈侧较多。皮疹无瘙痒的感觉,这是与其他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区别的地方。皮疹持续数天后颜色开始变暗,约2~3周自行消退,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斑。其他类型的皮肤损害还有丘疹型梅毒疹和脓疱型梅毒疹。有一些二期梅毒的病人可在一些皮肤皱摺及潮湿的部位,如肛门、外生殖器、腋窝、乳房下等处,长一些扁平高起肥厚的疣状增生物,表面润湿,称之为扁平湿疣,其上有许多梅毒螺旋体。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还可表现脱发,大小为0.5~1厘米左右的脱发斑,脱发参差不齐,像虫蛀或鼠咬状,可自行复原。 二期梅毒疹应与玫瑰糠疹、花斑癣、银屑病等皮肤病鉴别,这些皮肤病都有瘙痒的症状,而二期梅毒疹都无瘙痒。因此倘若见到无痒性红疹(玫瑰疹)时,应特别提高警惕,及时进行VDRL及华氏反应检查。此外,二期梅毒疹常伴有发热、关节痛、头痛、疲乏无力等前驱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可有不洁性交及一期梅毒的病史。 [详细]
2007-04-11 00:15:3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