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 ,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详细]
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 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详细]
疝痛是婴儿开始延长哭闹的的一个原因,而且通常没有明显的表面症状(比如发烧之类的)。大多数婴儿疝痛会在婴儿出生两个月后有所好转,3个月后症状消失,但是有的新生婴儿,持续一年后症状才会消失。[详细]
疝气怎么治疗?[详细]
疝气这种疾病是比较特殊的,因为这是一种没有性别和年龄区分的疾病,所以不管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还是成年男性,或者是女性,又或者是老年人,都可是疝气病情的发病者。[详细]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以灸至局部温热、红润为度。②艾炷温和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用绿豆大艾炷灸3~5壮,每日灸1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