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孩,因“哭闹不安10个小时”入院,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肠套叠,并且及时进行了处理后成功整复。[详细]
婴儿肠套叠是最严重的外科疾病,家长要早发现早治疗。下面就来了解婴儿肠套叠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吧。[详细]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病症,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症,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及腹部肿块。本病属于中医“呕吐”及“腹痛”的范畴。那么,肠套叠的原因有哪些呢?[详细]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下面我们看看小儿肠套叠的症状有哪些?[详细]
肠套叠可说是三个月至六岁婴幼儿肠阻塞最常见的原因,而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肠套叠发生在两岁以下,常常是男宝宝多于女宝宝,约是4∶1的比例,一般较少发生在三个月以下的新生婴幼儿。[详细]
本来以为只是小感冒,哪知是急性肠套叠,仅6个月大的男婴明明,经市儿童医院及时抢救,才终于转危为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