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孩,因“哭闹不安10个小时”入院,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肠套叠,并且及时进行了处理后成功整复。[详细]
说到小儿肠套叠,这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且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性。那么对于小儿肠套叠要如何治疗呢?[详细]
肠套叠是指近端肠段及其肠系膜套入远端肠腔导致肠梗阻的急腹症,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婴幼儿,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是导致婴儿肠梗阻的最常见病因。那宝宝肠套叠有什么表现呢?[详细]
小儿肠套叠起病急骤,多见于健康肥胖的婴儿,且多发于2岁以下,特别是4-10个月的婴儿,其中以6个月的乳儿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患本病者逐渐减少。肠套叠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发于气候多变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季(3-5月),并与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和婴儿腹泻的发病情况有关。有腹部肿块,于右上腹或脐上可触及腊肠型肿块,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一定压痛。那么,引起小儿肠套叠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详细]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在生活中,家长对于新生儿患上肠套叠后的症状是应积极了解的,那么,新生儿肠套叠的症状有哪些?[详细]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下面我们看看小儿肠套叠的症状有哪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