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可因引起溶血的原因、镕血的程度、溶血的缓急及发生溶血的部位不同,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详细]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后良好,经用铁剂治疗,一般皆可痊愈,若能改善饮食,去除病因,极少复发。对于极重症患者,有时因抢救不及时,可能造成死亡。合并严重感染及消化不良常为致命的原因。[详细]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见多数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中可见胎儿血红蛋白(HbF)或血红蛋白A2(HbA2)增加,患者的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骨髓可染铁均增多。[详细]
预防:平素应嘱病人起居有节,保持心情舒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否则七情所伤易使病情加重。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助热之品。[详细]
麦胶肠病:年龄多为30~50岁,体重减轻显著,>90%有舌炎,神经系统症状罕见,80%有腹泻,可间歇发作。脂肪吸收不良,血清内无因子抗体,胃液盐酸约20%消失。小肠X线检查肠腔扩张,肠壁光滑运动减少。胃肠道活检空肠粘膜萎缩,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无效或微效。[详细]
多数起病急,症状轻重,早期突出的症状是感染和出血。高热、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溃疡、皮肤感染、肺炎均较多见,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较多见。这类病例病情险恶、病程短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