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损害是由于血流减少和组织中冰晶形成共同作用引起的。低温和暴露时间是冻伤的关键因素,其他易感因素尚有环境因素(如潮湿、强风、高纬度和导热物质接触)及宿主因素(如老年或幼年、酗酒或吸毒、饥饿、紧张、营养不良、创伤、周围血管病、系统性疾病等)。[详细]
如果被液氮冻伤很严重,比如溃烂或者皮肤表面颜色与平常有很很大的差异,那么就应该立刻去医院诊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让专业的医生做仔细的治疗。诊治加上自己平时多注意伤口,会好得很快的。[详细]
冻伤最易发生于手、足、指、趾、耳等处。低温寒冷是造成冻伤的主要因素,但是否发生冻伤还与其它因素有关:①气候因素: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和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大都加快身体的散热;②局部因素:任何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冻伤,如长时间站立或浸泡水中等;③全身因素:冻伤与否与身体素质和当时的身体状况有关,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详细]
合理的温水复温:迅速脱掉伤者的衣袜,将冻伤部位(包括脱不掉的衣服)放于40~42℃温水中快速融化复温,15~30分钟使冻区恢复感觉,皮肤恢复至深红或紫红,组织变软。[详细]
冻伤又称冷伤,外周环境寒冷性冷伤,几乎仅见于人类,是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全身的损伤。冻伤属物理因素伤害,是寒冷地区或从事低温下作业人员的常见急症。[详细]
震后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