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炎症,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病变部位皮色发红,状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可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不适。[详细]
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详细]
本病须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鉴别。[详细]
丹毒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下肢、面部等暴露部位最多见。下肢丹毒多见于足癣患者;面部丹毒常见于那些有挖鼻习惯的中年人,婴幼儿则好发于腹部,全年可发生,常见于春、秋两季,1岁以下的婴儿如发丹毒,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当患者感染丹毒之后,一般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诊断检查呢?[详细]
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或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根治足癣可预防下肢丹毒,预防面部丹毒应避免和纠正挖鼻习惯。头面部丹毒的病人可取半卧位。饮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详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