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要“优”浴
空气浴空气浴可以提高婴幼儿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反应的灵敏度,增强体温调节功能,以适应气温变化,增强对寒冷的适应性。同时还可增强皮肤的呼吸作用,从新鲜空气中吸入较多的氧气,抑制一些细菌生长,防止感冒。 空气浴的具体方法是,让婴儿裸体或穿单薄、肥大、透气的衣服,使皮肤广泛地接触空气。未满月的婴儿,可在20~24摄氏度的室内进行。满月以后,可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的室外进行。每次空气浴的时间,可从开始时的几分钟,逐渐延长到10~15分钟,最长可达2~3小时。空气浴最好从夏季开始,逐渐过渡到秋、冬季节,可与各种活动如游戏、体操、走路结合起来。当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时,不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进行空气浴。婴幼儿在气温14摄氏度以下,较大幼儿在气温12摄氏度以下,不宜进行空气浴。在整个空气浴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皮肤发紫、面色苍白、发凉,立即停止锻炼。 日光浴它是预防佝偻病的主要措施,婴儿满月后即可进行。夏季可裸体,头带白帽;春秋季气温在20~24摄氏度时穿短衣裤;冬天可穿不太厚的棉衣,暴露头面部及手臂。夏季可在树下或凉棚下,避免直接暴晒。南方以上午8~10时,北方以上午9~11时进行为宜。春秋季可在上午10~12时进行。开始时间宜短,1~2分钟即可。如果无不适反应,可逐渐延长时间,每次增加1~2分钟。3岁以内婴幼儿每次不宜超过15~30分钟。 空腹或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日光浴。日光浴后应及时补充水分;注意观察日光浴时孩子的反应,如发现满头大汗、面红或有皮疹、精神委靡等现象,应立即停止锻炼。 水浴用水洗脸、洗脚、擦身或淋浴、冲洗等都叫水浴。水浴可清洁皮肤,预防皮肤病,提高大脑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增强体质。 新生儿及婴儿宜行温水浴。室温20摄氏度以上,水温37~37.5摄氏度,在水中的时间为7~12分钟,同时可不断加温水,以保持其温度。每次浴后可用较凉的水(33~35摄氏度)冲淋,随即擦干,用干的温毛巾包裹小儿。擦浴者,以软毛巾蘸水轮流擦婴儿左右上肢、下肢、胸、腋及背部等部位。注意动作轻柔。完毕后用干毛巾擦干,再穿上衣服,整个过程约5~6分钟。 周岁以后的幼儿除温水浴外,夏季还可用冷水淋浴。水温从33~35摄氏度左右开始,以后每2~3天降低1摄氏度。较小的幼儿水温可降至26~28摄氏度,较大的幼儿可降至22~24摄氏度。可用冷水冲淋全身,但不要冲淋头部。冲淋时间约20~40秒。冲淋后即可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再进行干擦,使皮肤发红。淋浴时间一般宜在餐前或午睡后进行。 游泳是水浴的一种好方式,适宜于大一些的幼儿。可以增强孩子的肌力和心肺功能,防止感冒。宜从夏季开始,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冬泳,但必须注意安全。 孩子开展“三浴”锻炼,持之以恒,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对孩子健康成长,乃至终生都有好处。年轻的夫妇,不妨让自己的孩子加入“三浴”锻炼行列。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详细]
2009-02-18 10:08:54更新